春日“生长魔法”:12座“会生长”圆仓的诞生记
- 发表日期:
- 2025-04-17 09:46:18
- 阅读数:
- 166
河源讯(通讯员 刘雅萱 李仁杰)当东江泛起粼粼波光,河源市郊的工地已奏响钢铁交响曲。4月15日上午,随着项目经理手中的对讲机传出“启动”指令,12座巨型圆仓在春日暖阳下开启奇迹之旅——衡阳分公司承建的中储粮(河源)储备有限公司仓储项目浅圆仓滑模施工正式启动。这场现代工程魔法秀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铺展画卷,未来36天里,12座24米高的银色巨人将以每天4.2米的生长节奏,在吊塔林立的舞台上完成惊艳蜕变。
在这片即将崛起的钢铁森林里,每一声钢筋的碰撞都暗藏玄机。直径27米的圆形基座上,重达20吨的滑模系统如同精密的魔法模具,沿着预设轨迹匀速攀升。仓壁在液压千斤顶的托举下昼夜不停生长,混凝土以每小时30厘米的固化速度将设计蓝图转化为实体。
魔法背后的科学咒语早已写满图纸。项目团队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,严格遵循方案先行原则,结合施工现场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,积极与业主、监理以及行业资深专家紧密沟通、深度协作,精心打磨施工方案,反复斟酌工作计划。为保障方案兼具科学性、可行性与前瞻性,团队多次组织专项方案内部研讨会议,开展细致入微的桌面推演,聚焦混凝土保供等关键环节召开专题会议,对施工方案进行多轮优化与论证。
凌晨4点的浇筑现场,安全员王少石的手电光束在钢筋丛林间游走。在他胸前的智能工牌里,藏着整个施工现场的“活点地图”——安全生产网格化系统将5.4万平方米工地分割为8个魔法阵,每个区域的责任人、风险点、应急预案都化作数据流在云端流转。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,首仓混凝土已悄然爬升3.2米,晨露在崭新的仓壁上折射出淡蓝色的微光。这场持续36天的生长盛宴里,每个环节都是精密咬合的齿轮。商品混凝土站与工地结成命运共同体,12辆罐车轮班奔驰在专属物流通道上,确保这座“混凝土饕餮”每小时吞噬20立方米养分。
当5月的夏风吹过东江两岸,12座银灰色圆仓将完成蜕变,这些单仓万吨的“钢铁麦穗”承载着保障粮仓的使命。项目生产经理舒振宇抚摸着光洁的仓壁说:“它们会记住每个凌晨的星光,就像土地记住每一粒种子的生长。”在这片被现代建造魔法点亮的土地上,关于守护与生长的故事,正随着新粮入仓的沙沙声续写新的篇章。